QPhome# 青浦之家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68

积分

0

好友

27

主题
1
发表于 2007-5-8 21:16:32 | 查看: 4295| 回复: 0
<p>  本报讯粤剧电影宣传用动画版还是演员版?昨天上午,省市粤剧界相关人士在红线女艺术中心观看演员版粤剧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探讨粤剧宣传推广之道。</p><p>  据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介绍,演员版《刁蛮公主戆驸马》是1993年加拿大一电影公司来广州指名要制作的粤剧电影。</p><p>  粤剧专家谢海涛称这出戏为何成为优秀的粤剧剧本时说,因为不但戏编得好,容易看,深入浅出,而且人物写得好,公主个性鲜明。广东粤剧艺术大剧院院长梅晓称这部粤剧电影有特色,一位老艺术家用优美唱腔塑造了年轻的刁蛮公主;红线女用自己细腻的表演表现出原汁原味的粤剧魅力,使人得到一种完美的艺术享受。</p><p>  众所周知,不久前红线女为了推广粤剧,专门策划了同名粤剧动画电影,引起很大反响。如今大家又在为演员版叫好。推广粤剧哪种方式更好?有专家表示,“不同的观众播放不同的版本”。(谢秋平 彭寿辉 张演钦)</p><p>  (日京/编制)</p><p></p><p>  本报讯(记者沈远安)5月7日上午,红线女邀请了粤剧界同仁十余人在其艺术中心一起欣赏了1993年她和欧凯明主演的戏曲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之后和行内专家学者一起对该片进行了座谈。与会者从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支持拿这部堪称经典的舞台作品与观众见面,但由于这部作品制作年代久远,需要在技术方面对影片进行修饰。有人更建议值2008年红线女从艺70周年之际推出这部未公映的影片。</p><p>  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的历史悠久,早在1935年粤剧大师马师曾创作完成了这一粤剧剧本,并开始排演。1943年初,红线女与马师曾首次合作并在广西梧州上演,受到好评。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刁蛮公主戆驸马》一直是红线女的保留节目之一,而粤剧界很多著名演员也都演出过这部作品。2004年红线女亲自创作制作并配音演唱的动画片《刁蛮公主戆驸马》也受到了戏迷的喜爱。</p><p>  据了解,5月7日在红线女艺术中心放映的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是1993年由加拿大一家电影公司来广州拍摄制作的。当时红线女已经66岁,与当时尚年轻的学生欧凯明一起合作主演了这部电影,在片中,红线女将一位任性却很可爱的十几岁的古代公主诠释得淋漓尽致。不久前红线女艺术中心从加拿大买到了这部影片的版权,红线女第一次看到这部14年前的电影,看完之后觉得影片作为资料很难得。尤其是这部影片与此前的版本有许多不同之处,目前粤剧舞台上基本看不到这个版本,更值得研究和让戏迷欣赏。</p><p>  当日与会者专家秦中英、莫汝城、梅晓、蔡衍棼、易红霞、梁郁南和粤剧演员丁凡、梁耀安、琼霞、蒋文端、张雄平等都对93年版的《刁蛮公主戆驸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经典不朽的戏宝。有专家指出,这部电影从表演角度看,比较充分,可以说让今后的红派艺术的研究往前迈了一步。虽然是14年前的戏曲电影,但其生命力很强,超越了粤剧的范畴,成为岭南文化现象。</p><p>  虽然专家对93版的《刁蛮公主戆驸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其制作确实有些粗糙,《刁蛮公主戆驸马》80版的原作者秦中英则说不能忍受多达几十处的字幕错误;而戏剧评论家谢友良则表示画面显得很单调,需要用电脑技术修饰后再与观众见面。(来源:广州日报)</p><center></center>  本报讯(记者沈远安)广州粤剧团发起的“大学生一元走进剧场”活动今年举办到第四届了,本次活动上演的是广州粤剧团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改编创作的《豪门千金》(剧照见左图),由倪惠英、黎骏声主演。4月30日晚,“大学生走进剧场”闭幕式在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演艺中心剧场举行,来自广州大学的学子们现场观看了《豪门千金》。此前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星海音乐学院等在大学城的部分高校大学生约7000人走进剧场,近距离地感受了粤剧的魅力。<br><br>  广州粤剧团负责人说:“‘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作为广州粤剧团全力打造旨在培养年轻粤剧观众的公益性文化品牌,是想让年轻的在校大学生能近距离地欣赏粤剧。将来,我们会经常到大学城演出。”<br><br>  记者看到,《豪门千金》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连过道都坐满了加位的大学生,大学生们随着剧情的进展发出阵阵笑声。莎士比亚原著中原有的夏洛克、鲍西亚、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虽然通过中国化背景的设置以及粤剧化的演绎,名字和身份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依然是那么熟悉,中西合璧的艺术魅力让学子观众为之着迷。(来源:广州日报)  本报讯昨晚,广州粤剧团来到大学城,在广州大学演艺中心为大学城的广大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和传统文化大餐。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新创作的《豪门千金》博得满堂喝彩,同时也让大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粤剧的魅力。(代希奎 张演钦 谢言)<br><br>  本报记者 吴万生 实习生 王锦彬 摄影<center></center><center>(夏天/编制)<br><br></center><p>  <strong>长剧短剧共评出二三等奖22个</strong></p><p>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广东将重奖优秀粤剧剧本,长剧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p><p>  为了鼓励粤剧剧本创作,培养粤剧创作人才,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去年7月发出了向社会广泛征集粤剧剧本的启事,共收到剧本211个。经过专家评委们评议,评奖结果日前揭晓:</p><p>  长剧、短剧一等奖均空缺。长剧二等奖共5个,包括《张调委断案》、《蛾眉古难全》、《平民英雄》、《相思红豆》、《石头花》。长剧三等奖共9个,包括《曹操与邹氏》、《蝶梦楼》、《遗士风流》、《秦钟》、《双门底》、《驻村干部》、《唐伯虎外传》、《梅花翘》、《易水寒》。短剧二等奖共3个,包括《苗山情》、《醉拔青苗》、《二十元》。短剧三等奖共5个。此外,还评出了入围奖:长剧19个、短剧16个。</p><p>  评委们认为,此次征集评奖,涌现出好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比较好的粤剧新作,其中有一些积极、热情反映现代生活的剧本更引起关注。</p><p>  按照计划,5月间基金会将进行颁奖活动。(张演钦 谢秋平)</p><p>  (侯颖/编制)</p><p>  粤剧是岭南文化瑰宝,是粤语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岭南文化和广东艺术的鲜明形象标志。粤剧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在300多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植根于人民群众,表达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和爱憎好恶,表现人民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强烈的人民性是它历经时代变迁而长盛不衰的生命源泉。粤剧代表着广东文化的特质。它融汇了岭南文学、岭南音乐、岭南舞蹈等岭南文化的多种元素。其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艺术情趣和欣赏习惯。因此,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粤剧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刻的内在的精神联系。在众多粤剧精品剧目中,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仁义礼智信”的价值理念,追求和谐和睦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因此,粤剧绝非歌舞说唱风雅娱乐那么简单,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为拥有如此美妙的艺术瑰宝而骄傲,为拥有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自豪。</p><p>  粤剧艺术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深厚精神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贯穿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永恒课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历史时期,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理想信念基础、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振兴和繁荣粤剧艺术,就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也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振兴和繁荣粤剧艺术的重要意义,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繁荣粤剧事业的历史使命。</p><p>  但是,粤剧事业发展的现状不尽人意。不只是因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出现了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和整合的现象,市场娱乐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群众的欣赏兴趣更加广泛,娱乐消费选项更加多元,粤剧市场被分割,观众被分流,更重要的是,粤剧自身发展面临困难。原创剧作匮乏,质量不高;演艺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粤剧改革步履维艰,未能适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和群众口味;投入不足,制约了粤剧事业的健康发展,等等。一方面,构建和谐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粤剧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另一方面,粤剧事业发展受到外部发展面临困难和内在成长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面对粤剧事业发展的严峻形势,我们不能被动地无所作为任其自生自灭,也不能简单地把它推向市场,而是要借助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大省的强劲东风,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掘粤剧艺人的创造潜力,用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努力,扭转粤剧事业发展的颓势,决不让粤剧事业在我们这一代手中衰落。</p><p>  正基于此,广东省政协积极筹划成立了“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基金会本着“繁荣粤剧,配置粤剧人才,增进国内外曲艺交流,促进粤剧发展,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服务“的宗旨,明确了以服务粤剧艺术为目的,以繁荣粤剧艺术为中心,参与粤剧艺术生产,致力粤剧艺术交流,重点帮助新人新作,全面服务粤剧艺人的工作思路。抓住目前制约粤剧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积极开展各种卓有成效的工作。鼓励原创剧本创作,着眼培养优秀演艺人才,精心组织系列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在粤方言区宣传、推介粤剧艺术,策划组织粤剧作品征集和表演艺术研讨、对外交流等,在理论研究、艺术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在振兴和繁荣粤剧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繁荣粤剧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题中之义,更是全体粤剧同仁的共同愿望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我们身处伟大的时代,是非常幸运的一代。粤剧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繁荣粤剧事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广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繁荣粤剧事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支撑;社会各界和众多热心人士的关注和鼎力支持,为繁荣粤剧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人民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和对粤剧艺术的深深热爱,为繁荣粤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粤剧事业迎来了振兴发展的美好春天。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我们没有理由不辛勤耕耘,努力做好工作。粤剧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样式和艺术特色,这充分体现了粤剧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同的文艺团体、不同的艺术流派,可以有不同的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但在繁荣粤剧事业这个大目标上,我们应该高度一致。要在较高的站位上,用宽广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工作。摒弃门户之见,戒除急功近利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自饰演好自己的角色,生旦净末丑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共同唱出精彩好戏。同时,充分利用基金会这一平台,促进粤剧演艺界、教育界、理论界和全体粤剧艺术家的大团结大联合,群策群力,戮力同心,为繁荣粤剧事业作出贡献。</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发到微博

收藏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