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home# 青浦之家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9

积分

0

好友

4

主题
1
发表于 2009-5-11 08:54:10 | 查看: 11300| 回复: 0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历史文化)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今天日本人民每逢消夏所穿的木屐,就源于中国,而木屐的发源地就是绵山。
绵山,又称介山。因介子推而得名,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遭家难出奔,介子推从亡,历时十九年,饱受乱离之苦,重耳在卫绝粮,介子推割股啖君,救了重耳之命。重耳复国后,是为文公,文公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不及,偕母隐居绵山,晋文公追至绵山寻他,他不肯相见,文公遂放火焚山逼他出来,他不改初衷,守志不出,母子相倚烧死在一株柳树下。文公拣起未烬余木,制成木屐,穿在足上,以志不忘故人。南朝刘敬叔《异苑》云:“介子逃禄隐迹,抱树而死,文公望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夫!足下”,故“足下”之称也是由此而来的。秦汉时期,不少中国人渡海去日本。中日两国流传的徐福东渡的故事,就反映了中日两国交往的这一历史现象,大约那时,中国的木屐也作为中日友好的使者流传到日本。
同时,由于这一故事引发了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寒食节也叫禁烟节,也就是介子推的殉难日,因介子推抱木而亡,晋文公下令,民间不得举火,家家寒食,这是寒食节的起源,因介子推殉难日,恰逢农历清明前一日,后人两节合度,俗称为寒食清明节。北魏贾勰《齐民要术》中记述:“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名曰寒食,盖清明前一日是国中流行,遂为常俗。”此后,历代延续,屡有兴衰,也增加了很多活动内容。寒食食品品类繁多,唐开元二十年朝廷敕修《开元礼》,也将寒食野祭定入五礼之中,称为节日之中的标志性活动,维系着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寒食节何时传入日本,我没有考证,不得而知,我想日本人民是知道的,据说;日本人民对寒食节很重视,对寒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分成两派,叫改火派和禁烟派,这说明了比我们还重视,不然,怎么还分成流派呢?



入栖贤谷    消夏避暑
登介公岭     瞻仰乡贤

来绵山消夏避暑,不能不入栖贤谷,更不能不登介公岭。
栖贤谷是一条幽深的峡谷,有九曲一线天之美称,两壁光如刀削,高入云表,岩上奇树凌空,古藤倒挂,脚下涧水峥淙,漱石溅玉,时有鸟鸣啁啾,悦耳动听,真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据称,介子推当年来绵山隐居就是从这条幽谷中到达归隐处的。关于他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谷中的超凡洞就是他和母亲避雨的地方。据说他母子来到此地后,忽然雷雨骤至,情急之中,岩石上现一石窟,他们便入洞中避雨,瞬间雨住,待他们出洞后,觉得浑身轻松,如脱凡胎,这就是传说中的“超凡洞”。在深谷中,有一奇石,形同鳄鱼,从石窟中伸出,意欲吃人,是介子推用神功将它制伏,定在此处,已有二千多个年头了。总之,栖贤谷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而且有美丽的传说,在绵山避暑,不能不来栖贤谷。
介公岭是绵山的又一风景区,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岭上有介公墓和介神庙等名胜,也是一个避暑消夏的绝好去处。
介子推是春秋时晋国的一个贤臣,曾跟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异国历十九年,期间饱尽风霜,重耳在流亡途中绝粮,介子推将自己股上的肉割下熬成汤以啖重耳,重耳当时很受感动并言以后报恩。介子推以“别无所求,但愿您以后作一清明国君”答之。重耳复国后封赏从亡功臣,介子推逃禄,隐居绵山。晋文公知道后追至绵山寻他,他不肯相见,文公放火焚山,逼他出来,他仍不改初衷,母子相倚烧死在大柳树下,晋文公依山为墓,将他安葬在岭上,并将绵山作为祭田封给介子推“且旌上人”,同时下令在子推忌日全国禁烟寒食,定为节日,从此寒食风俗流传两千余年经久不衰,文公又将所剩焦木伐而制屐,穿在足上以志不忘故人。介公飞升后,每有灵贶于民,百姓建庙奉祀,遇有灾异,即往祈求,有祷辄应。介子忠孝清烈,气贯长虹,华夏之民,世代敬仰。

千秋2.jpg (22.09 KB, 下载次数: 183)

千秋2.jpg

千秋3.jpg (39.86 KB, 下载次数: 185)

千秋3.jpg

千秋.jpg (11.36 KB, 下载次数: 195)

千秋.jpg

山水体验1.jpg (46.08 KB, 下载次数: 184)

山水体验1.jpg

山水体验2.jpg (69.87 KB, 下载次数: 186)

山水体验2.jpg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发到微博

收藏回复 只看该作者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